你知道人才管理的三围吗
日期:2020-05-08 浏览

人才管理无外乎三个维度:数量、质量和结构。

       互联网时代充分强调人力资本,多次“人才战争”的爆发,使得人才管理被渲染的神乎其神。小编认为,实际上,人才管理无外乎三个维度:
       
一、数量
       数量,人力资源术语称为“编制”,“定编”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。衡量一家企业的人才数量,常用的指标有:关键岗位需求预测;空岗率,空岗时间等。
      
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。我们在访谈一些企业家时,他们直言2010年之前企业经常采取“人海战术”,以数量弥补质量的不足,这不仅仅体现在基层操作岗位,高层岗位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。一位连锁企业总裁提到:
      
我们近几年一直保持100%的增长速度,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公司,而公司根本没有这么多合格的“封疆大吏”,怎么办呢?我们就采取“搭班子”的方式。我们要求总经理必须“一精二懂三会”:一精是指精通营销,不理解用户,不熟悉市场,根本就无法胜任总经理,所以在公司里有不成文的规定,所有总经理必须营销出身;二懂是指懂财务,也就是总经理必须会算账,不要求你财务精通,但至少大的逻辑关系,一些概念要懂,比如存货周转率,这些经营意识你要知道,你不懂就不合格;三会是指会带团队,你能够带出一支凝聚力强、敢打硬仗的队伍。
      
从这个角度看,我们任命的很多总经理是“瘸腿”,为了快速开疆拓土,我们就为这个总经理配备两个强有力的“副总经理”,协助他管好公司。这也成为公司现阶段既定的“用人策略”,我们“以三当一”,通过搭班子,优势互补,确保业务稳健、快速扩张。
      
二、质量
       质量,人力资源术语有“任职资格”、“胜任力模型”等。衡量一家企业的人才质量,常用的指标有:人才充足率,人效,人力资源费率等。
      
随着我国人力成本高企,近几年“人海战术”显然已经完全行不通了。柯林斯在《从优秀到卓越》一书中明确提出:
      
抛弃了“人力是最重要的财富”的旧观点。在实现公司转变中,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,合适的雇员才是。
      
所以公司必须把合适的人请上车,把不合适的人请下车。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如下:
      
最近几年,我们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员工队伍也以上万的速度急剧增长,例如我们2011年公司招聘了近20000人,但效率却直线下降。据人力资源部统计,四大核心产品线2年以内的员工占比均高于40%,有一个竟然高达60%。但同时安卓、iOS工程师考试,60%的新员工不及格;原来一个项目组10个人做的工作,现在要20个人来做,而工作量并未增加;产品交付质量下滑,客户投诉增多,满意度下降,很多优秀的项目经理、项目总监天天救火、擦屁股。
      
这种现象很普遍:业务高歌猛进,员工规模膨胀,但队伍的战斗力却不断下降,人均效益持续低迷。这种情况,一旦行业遇到“冬天”,企业就会“一夜回到解放前”。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企业普遍强调规模,大而不强,虚胖严重。大量不合格员工充斥在岗位上,这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。
       
三、结构
       结构,即员工的构成,表现在各层级、各类别员工的比例。衡量一家企业的人才结构,常用的指标有:各层级管理人员的比例、生产(业务)人员与非生产(业务人员)的比例,关键族群(岗位)占全体员工的比例等。各体系发展阶段不同,关注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。
      
我们发现60%以上的企业存在人才的结构化矛盾,即“员工冗余与人才短缺并存”。企业要健康,就必须加速“血液循环”,简单说就是“大量招募,大量淘汰”,一方面果断、快速开展人才盘点,把不合适的员工请下车;另一方面加快招聘,把合适的员工请上车。
我们以案例分析一下企业常见的结构性问题。
       1
、管理层级过多,中间层占比过高。
      
我们过去十年在全国跑马圈地,布局全国,组织架构、岗位设计是基于高成长规划的,人员分工很细,这一方面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,你只要管好你那“一亩三分地”即可,另一方面确实业务量也够大,细化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
      
以人力资源为例,我们2008年全国开店260多家,新进员工20000多人,只大专生、本科生就引进了6000多人,你看看招聘部就要按照招聘对象、招聘流程细化分工了,有人专门管校园宣传,有人专门负责简历筛选,有人专门负责组织面试,有人专门负责录用人员沟通等,这种细化分工的管理模式,确保了业务的高增长,是非常正确的。但现在随着企业发展速度放缓,管理渐趋成熟,这种分工过细的矛盾就开始凸显了,层级多导致审批环节繁冗,管理复杂,效率低下,分工细导致人员工作量不饱和,员工积极性不高。因此,我们必须“精兵简政”。
      
这一问题非常普遍,张瑞敏更直言:“企业里面的中间层就是一群烤熟的鹅,他们没有什么神经,他们不会把市场的情况反映进来。”其实何止海尔,很多企业都深陷“烤鹅窘境”,随着IT技术的进步,这群“烤鹅”更将成为被裁剪的对象。
       2
、非生产(业务)人员和生产(业务)性人员比例失调
      
管理过于复杂,工作流程需要精简。我们应该围绕用户,把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环节果断砍掉。公司应当大量压缩管理人员的数量,增加业务人员和专家,并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。举例来说,之前为了加强“监控”,人为地设置了诸多关卡,例如很多人的工作就是“跟进别人的工作”,工作需要闭环,但不能为此设计专门岗位,配备如此多的人员专项开展此类工作。这种组织设计最终会成为他人工作的障碍,为别人工作“添堵”。同时,公司里的“表哥表妹”、“会长”太多,需要优化IT系统,提升工作效率。
      
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出现的问题,我们常常称之为“大企业病”,但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:很多小企业也过早患上了大企业病,大企业有点大企业病很正常,而小企业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警惕和反思。麦迪思在《企业生命中期》一书中写道:“规模和时间都不是引起成长和老化的原因。不要以为一家有传统的大公司就老,一家没有传统的小公司就年轻。促使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既不是规模,也不是时间。我与创立已经100年的‘年轻’公司打过交道,也见过不少成立10年的‘老’公司。”
       3
、业务转型后的人才结构性矛盾
      
我们成立之处主要是做互联网媒体,帮助房地产开放商进行广告宣传,我们处于房地产价值链的营销环节,在房地产最火的时候,开放商的营销费用很多,也不会太在乎分给我们的“一杯羹”,但随着房地产从“黄金时代”进入“白银时代”,开放商钱袋子捂得也很紧了,他们开始不断稀释分给我们的那杯羹,并且不断追问:“你的广告到底对我的成交起到多少作用?”我们企业就不得不转型了,我们从一家互联网媒体公司开始转向互联网金融公司,我们开发了新居贷、安家贷、装修贷等多款金融产品,帮助消费者购房、装修。那你想想看,我们之前的核心人员是记者,而现在的核心人员显然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,我们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结构化矛盾。
      
这家企业是一家老牌的互联网公司,在互联网+的产业革命背景下,这种转型也算是一种“新常态”,而所有转型的企业都将面临类似的人才问题。如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对于苏宁这样一家传统的企业,很多高管和老员工都是跟着苏宁打过硬仗,一起成长起来的。但是因为公司的巨大转型,势必让每个人的能力、知识面临重新的界定,而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也会出现差异化表现。可能在过去的优秀能力,优秀的人才,和优秀的管理方法,到了全新的阶段,就产生了变化。这个过程,就会触及到每个人的底牌。”(来源:《人才资源》)